患者李某,男,48岁,因身目尿黄,胃脘痞满,前往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诊治,查体发现,患者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舌质暗,边有齿痕,舌下静脉曲张,苔薄白腻,边有白涎,脉弦滑。
对此,消化内科赵文霞主任让他做了全面检查,乙肝五项指标和DNA测定结果显示:李某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余指标阴性;HBV DNA l.36×10(6)copy/ml;肝功能:TBIL68μmol/L,IBIL45μmol/L,ALT 135μmol/L,AST 98μmol/L,GG T78μmol/L,其余正常。
彩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弥漫性改变。患者右胁间断胀痛不适,情绪波动时明显,餐后胃脘痞满不舒,乏力,大便溏,小便黄。诊断为慢性乙肝“大三阳”,中医证属肝郁脾虚兼瘀。
赵文霞主任给他开出了疏肝健脾,兼以活血、解毒的处方:醋柴胡6g,炒白芍15g,党参15g,炒白术30g,茯苓30g,薄荷9g,枳壳10g,川芎10g,郁金15g,桔梗10g,茵陈30g,焦三仙各15g,瓜蒌15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7月17日复诊,患者右胁胀痛减轻,胃脘部偶有痞满不适,仍有乏力,大便成形。赵主任在前次的处方中去掉枳壳、元胡,加丹参15g,明矾10g,10剂,水煎服,日一剂。7月24日复诊,患者身目黄染程度明显减轻,查肝功能:TBIL42μmol/L,IBIL35μmol/L,ALT93μmol/L,AST76μmol/L,GGT56μmol/L,上药继服1月,肝功能基本正常。
赵文霞主任认为肝气郁结是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兼瘀者)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对于此类肝病的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先,宜轻疏细润,不可图急功而弄巧成拙。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治疗乙肝需要长期作战,抗病毒药物就是长期作战的“弹药”所在。乙肝患者在用药方面,绝不能马虎对待。那么,乙肝患者该如何选择药物呢?广中医一附院的肖会泉主任将举行“乙型肝炎-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讲座及义诊活动。)
擅长领域: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以及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黄疸和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急慢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重型肝炎、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的诊治及人工肝治疗
擅长领域:1991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分配至我院工作至今,曾于郑州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习,获双学位,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尤其是对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