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传授乙肝康复“4大举措”

2010-06-07 05:3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当得知自己患上了令人讨厌的乙肝时,无以名状的沮丧、焦虑、无奈、迷茫、甚至恐惧,就象决堤的洪水,一齐奔袭而来,怎么躲都躲不过去……我相信,对于乙肝患者,特别是慢性乙肝病人来说,这种痛苦不堪的心灵煎熬,是刻骨铭心的。<br>

  当得知自己患上了令人讨厌的乙肝时,无以名状的沮丧焦虑、无奈、迷茫、甚至恐惧,就象决堤的洪水,一齐奔袭而来,怎么躲都躲不过去……我相信,对于乙肝患者,特别是慢性乙肝病人来说,这种痛苦不堪的心灵煎熬,是刻骨铭心的。

  和您一样,我是在七年前发现得了慢性乙肝,当时已经有轻微的肝硬化,因此,有着和您相同的心路历程,对疾病的恐惧,有更深的体会。所不同的是,我是学医出身,先后在医院工作了15年,有一星半点医疗知识。凭借这些便利的条件,我经常向专科医生请教,还常常上网、看书报杂志查阅资料(包括长期订阅一份《肝博士》杂志),获取一些治疗乙肝和肝硬化的医疗和保健知识(但决不相信治疗乙肝的任何广告),慢慢地建立了信心,并总结一套比较适合自己、且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在这个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但我现在已经恢复到七年之前的状况,各方面都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经过向周围十几个得同样疾病的人介绍,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此,借助《东华医讯》这个平台,总结出来,与感兴趣或有需要的人一起分享。

  我想,如果我的方法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效,我会非常的开心,而愉悦的心情,又将促进我的身体进一步康复。因为,在所有的疾病中,肝病是受情绪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这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最终的目的。我希望我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当然更希望得到更好的帮助。

  乙肝是个慢性病,康复治疗仅有药物,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饮食起居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和熟悉,我把它归纳为12345,即“1个观念”、“2项原则”、“3条道路”、“4大措施”,最后归纳成“5个一”。所以,我自己在向别人介绍我的这套方法时,有时也把它称为“乙肝康复的五个一工程”。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这个12345:

  “1个观念”,是“以我为主”的观念。建立信心要靠自己;把握身体的任何自觉症状,也要靠自己;如果感觉异常需要看医生,还要靠自己。而且,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和检查,必须要靠自己。另外,肝炎康复不光是吃药,更重要的是心理调节和饮食起居,这就更要靠自己。同样得病的两个人,能否做到“以我为主”,做到积极面对并主动采取措施,其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下。这种情况在我们周围,可以说比比皆是。

  “2项原则”,第一个是“长期性”。得了乙肝,需要一辈子注意。在“3条道路”中将要提到的,我国中医大家陆广莘教授治疗自己的肝硬化长达20年才痊愈的例子,就是最经典的说明。肝功能恢复正常,最多只是说某一个阶段的治疗有效果,或者说是康复的开始,离病情稳定、大体康复甚至痊愈,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任何时候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复发。每一次复发,情况都会比上一次更糟,不少人几次复发之后,就走向了不归路。所以,要一辈子注意。

  第二个原则是“多样性”。乙肝的致病病毒只有一个——乙肝病毒,但导致肝病发作和肝硬化的因素有很多。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不能有效对付乙肝病毒的前提下,控制好其他因素,是保证取得确定效果的正确选择。这些因素包括调节情绪、注意休息、控制饮食和合理用药,本文将在“4大措施”中具体介绍。

  “3条道路”。我的一位具有深邃洞察能力和慎密哲学思维的医生朋友,在我患病前后,给了我相当多既实用、又恰当的关心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对我起到了心理辅导师的作用,在我们无数次的散步聊天中,还聊出了很多后来我长期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就包括下面讲的“3种信念”中的所有内容。

  “3条道路”。是我借用中国中医研究院陆广莘教授在自我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命名的,因为它恰好与我的做法吻合。陆教授生于1927年,60年代发现自己患有肝硬化,经过20年的治疗,于80 年代彻底痊愈,现在80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健硕。他在中央电视台4套2004年4月5日《中华医药》的《中医名家》栏目采访时说:“第一,我相信我的肝脏的再生能力;第二,我阻止它炎症的不断发生;第三我不加重肝脏的负担,而减轻肝脏的负担。这三个加在一起,一步步好起来,一步一步好起来,所以到八十年代初完全好了。”说实在话,当我查阅到这份资料时,真是喜不自胜,不仅增强了我的信心,也为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了一条新的通道。

  最后介绍“4大措施”,即“心情第一、休息第二、饮食第三、药物第四”。我相信这部分的内容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但由于内容很多,而且每一个小小的方法背后,都包含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我只能进行大概的介绍。为了便于大家熟悉和理解,我尽可能编一些顺口溜,把其中的内容串联起来。

  “心情第一”。

  情绪对肝脏疾病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祖国医学对这个问题有非常系统和详细的论述。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肝病病人容易出现发怒、忧郁多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又反过来直接加重肝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调节好情绪,是肝病康复的头等大事。有道是:“怒似尖刀忧锤,直接伤肝又循回,宁静开朗疏肝气,身外之物莫强追”。

  那么,怎样调节情绪呢?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办法,我经常做的一些事情是:经常提醒自己调适心理,驱除怒气和忧郁的情绪;偶尔读读佛经和中医书,去除欲念,了解中医的一些知识;读一些悲情故事或小说,激发自己的怜悯心和同情心;有机会就帮助别人,做做好事;用“吃小亏就是占大便宜”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学会用“以德报怨”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中是非恩怨。另外,书法也是一种调节心情的好方法,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写一写,坚持快两年了。

  “休息第二”

  得过肝病的人对休息的重要性大概是体会最深的。我觉得,在肝病发作期,一定要做到“能站不走、能坐不站、能躺不站、能睡不躺”,就是尽量创造条件多休息。

  关于休息,最重要的是睡眠,每天至少保证8个小时,而且早睡,在9点或10点前后最好,千万千万别熬夜:“9金10银子时眠,一日熬夜赔10天,每天至少8小时,冬长夏短春秋连。”就是说,子时(11点前)一定要睡觉,冬天睡更多,夏天少一些,但不能少于8个小时。

  其次就是锻炼。锻炼的原则是以不感觉疲劳、要酸背痛为限,最好的运动能够方式是散步,要避免剧烈运动。我自己常做的运动还有双手十指对拍、梳头、洗头时挠头,108次一组,连续做1——3组,效果也不错哦!

  还需要强调的是节制房事。中医说“肝肾同源”,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肝炎活动期,一定要禁欲。

  “饮食第三”

  “饮”、“食”对肝病的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饮什么?食什么?我的经验是:

  1、每日饮两杯清茶,一杯是普通的绿茶,一杯是茵陈茶,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尿、祛湿等作用,是肝病康复的上好饮料,我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

  2、在“食”方面,我有经验,也有教训。

  可以推广的经验是:“金苹果、银西瓜,葡萄蕃茄与黄瓜,熟食苦瓜与蔬菜,每周蕃薯和南瓜。”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查阅关于这些水果的要用价值。我特别提出的是,之所以注意这个问题,源于一位医生朋友的介绍:有一篇医学论文报道,每天坚持吃1—2斤苹果,对肝病康复有非常好的效果,他的一个朋友试用以后,很快受到明显的效果。我抱者试试看的心理,第一天吃了3个,没想到第二天大便性状就完全改变,一直到现在。这也就是我会选择吃苹果作为这篇文章题目的原因。这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一试就灵,但要长期坚持哦!

  在两年多的肝病康复过程中,我也走过一些弯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错吃东西。我用四句话把它总结出来就是:“砒霜腊味糖烟酒,毒药腌菜和腐乳,少沾辛辣与油腻,远离臊肉(譬如牛羊狗肉)耐清苦。” 腊味对肝脏的伤害,甚至比酒还厉害,劝大家千万不要试。

  “药物第四”

  遵医嘱长期服药,这是最起码的,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所以我把要我放到最后一位。还有一个理由是:‘是药三分毒’,不能过分依赖药物,要适可而止、合理用药。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根据中医关于“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的原理,先后请教五位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医名家,最后由一位老中医配一付活血祛瘀、补中益气的中药,研磨成粉末,早晚各一勺,同时停掉所有其他药物。这种简单方便的方法,我也坚持了两年多了,而且,准备一直坚持下去。

  我坚信,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陆教授的故事将在我这里得到更好的验证。因为,我不仅身上的自觉症状消失了,多次化验检查的结果也正常了,身上的蜘蛛痣已经消失了四分之三,一只手的肝掌也差不多看不出来了。我说的这些,都是慢肝向康复方向好转的良好迹象。

  最后,我用“5个一”来结束我的介绍和体会:

  一份闲适,两杯清茶;

  一夜好觉,三餐果蔬;

  一天早晚,四味中药;

  一位好友,千米漫步;

  一颗善心,一生幸福。

  记住,如果您也是肝病患者,不妨试试每天吃至少1个苹果哟!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急性乙肝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