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乙肝抗病毒药还安全吗?

2010-08-09 05:0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都是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拉米夫定可能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与替比夫定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相似。主要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关节痛、横纹肌溶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22日发布《第3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警惕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引起横纹肌溶解的风险。此通报在乙肝人群中引起了不小震动——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都是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拉米夫定可能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与替比夫定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相似。主要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关节痛、横纹肌溶解。一般肌痛、肌酸激酶增高预后较好,但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横纹肌溶解。

  这本来是药物上市后监测数据的一个正常发布,却在乙肝人群中引起了不少疑问:乙肝抗病毒药还安全吗?有的患者找到医生诘问为什么给他“有副作用的药物”,有的看到报道后擅自停药。

  所有药物都需经过安全性考核

  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需要很多程序,药物安全性是个相当严格的考核指标。从新药研发开始,要从实验室的细胞系对其安全性进行考核,之后,选择小鼠、白兔等小型动物甚至需要猴子、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对药物的致畸、致突变、致肿瘤、胚胎发育的影响等进行详细考核。在这一阶段,一大批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遭到淘汰。

  之后是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对象是正常人,主要考核其安全性;Ⅱ期临床研究主要针对药效和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是注册临床试验,对于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考核。

  如果通过这些关口得到上市,还有上市后的Ⅳ期临床研究,在大范围内对药物的安全性再一次进行考核。因此,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以及上市之后,国家药政部门都在关注安全性指标,这一套机制是国际上通行的。这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2日发布《第3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就是工作的一个具体环节。另外,这些药物都不是首先从我国上市,也不是仅我国使用,因此这些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应该是有保证的。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绝对安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能够保证药物不良反应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对患者的危害是可控的,就应该可以使用。老百姓说的“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意思。

  像青霉素过敏休克,在过去几十年中曾经夺去过许多人的生命,但我们不能完全淘汰这一类的药物。干扰素或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应用非常广泛,用药后乙肝患者基本是百分之百出现发热白细胞数降低。但20多年来,干扰素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治疗药物。关键是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正确判断、及时处理。

  不可擅自停药以防病毒反弹

  因为每人的遗传背景存在很大差别,同一种药物,患者的药物反应可能不同。

  对于药物说明书中所罗列的药物不良反应,我们一定要认真阅读,但也不必惊恐。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是可逆的,经过处理或根本无需处理即自行消失。对于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由专业医师处理,切不可随意停药。绝大部分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如果在不合适的时机停药,会造成病毒反弹,造成肝炎活动,这样的损失比药物不良反应更厉害。

  有顾虑的患者,可以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医生应耐心把各种治疗措施和药物能够发挥的疗效解释清楚,让患者明白潜在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频度、程度和处理方法。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急性乙肝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