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乙肝妈妈别怕踩到哺乳雷区

2008-07-30 08:0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人们都这么认为: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哺乳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那事实上又是怎样的呢?

  乙肝产妇能否哺乳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的问题,一项研究证明;应鼓励乙肝产妇母乳喂养。

  我国是乙肝感染高发区,每年约有200万产妇系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可检出乙肝病毒,母乳喂养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一直持谨慎态度,尤其认为HBcAg(十)的产妇不能哺乳。

  通过对进行阻断乙肝产妇哺乳传播性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晚期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母血中HBSAg滴度,同时减低了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儿在1、6、12月龄的表面抗体的阳转率和保护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乙肝病毒携带产妇的母乳喂养并未增加其婴儿的感染率。据此,该院课题组建议乙肝病毒携带的妊娠妇女应在妊娠晚期多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其新生婴儿在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基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条件下鼓励母乳喂养。

  乙肝患者的乳汁中HBsAg呈阳性,可能传染乙肝病毒。但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而且研究统计表明,奶瓶喂养和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传播率并无明显差别;相反,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于奶瓶喂养。而且,在其出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注射之后,小儿基本上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应该注意: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如HBV DNA等)呈阳性,则不宜用母乳喂养;如果乳头有出血和溃疡,也不宜进行母乳喂养。溃疡处的血液或组织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容易通过小儿口腔损伤处进入其体内;哺乳前应对自己的双手消毒,尽量减少传染的几率。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母乳中乙肝病毒DNA的检出率偏高,更增加了人们对母乳喂养可能传播乙肝的恐惧和忧虑。事实上:“母乳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品。不让孩子吃,岂不是太可惜了?”

  母血中的病毒与奶水中的病毒水平不一致

  携带乙肝病毒的妈妈能否哺乳?当然要看乳汁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如何能够检测出来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母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含量与乳汁中的含量非常一致,可通过查血液中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来明确乳汁中的病毒含量,从而决定是否哺乳。

  对此,有关专家却认为,母血中的病毒与奶水中的病毒水平是不同的,不“一致”的,奶水中的病毒水平要比血清中低得多。我们能不能通过别的什么方法来检测乳汁呢?目前,全世界没有正式批准可用于检测奶水中‘两对半’的试剂盒,用检查血清中‘两对半’的试剂盒检查奶水,假阳性率很高(即检查结果异常,但实际并没有问题),结果不可靠。

  新生儿正常免疫,“大三阳”妈妈仍可安全哺乳

  既然无法检测母乳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那么‘大三阳’母亲能不能给新生儿哺乳呢?一些人认为:只要母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阴性,就可以母乳喂养;若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者DNA阳性,但滴度小于104,经孕期及新生儿免疫治疗就可以喂养;而大三阳者若DNA阳性,则表示传染性强,即使经过产前及新生儿免疫,仍不宜哺乳。这种观点对吗?”

  事实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这部指南是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它秉承循证医学的原则,只纳入被公认、已经得到严格临床验证的方案,明确了医务人员治疗乙肝应当遵循的标准。各级各地医务工作者应该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操作,为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

  孩子出生后应尽快免疫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必管母亲血液中DNA是阴性还是阳性,也不必管乙肝病毒DNA值的大小,甚至也不必管母亲血液中e抗原(HBeAg)是阳性还是阴性,只要在出生后12个小时以内,给孩子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就都可以给孩子哺乳?只要正常给孩子进行了免疫,就不会增加他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这一论断不是凭空想像,而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随即他耐心地为记者介绍了3点理由。

  第一,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是通过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感染。因此,我们要求在孩子出生时,就立即给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且要越早越好。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病毒抗体,注射到婴儿体内后,如果婴儿被感染,抗体就能中和病毒,立即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乙肝病毒主要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血液传播,不是经消化道传播。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通过胃管注入黑猩猩的胃内,黑猩猩不发病;但如果用牙刷刷它的牙龈,再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涂在它的牙龈上,结果黑猩猩发病,说明病毒是通过破损的牙龈黏膜进入血液而感染的。

  第三,流行病学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只要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与不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没有任何差异。庄教授说:“关于这一点,已有多篇论文发表。”

  母乳喂养对婴儿成长十分重要。母乳喂养的婴儿发育较好,发病较少。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强调,尽可能用母乳喂养。”

  孕妇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想安全哺乳,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必须进行孕期免疫(编者注:孕期免疫就是指在妊娠第28、32、36周,对孕妇注射3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也须立即免疫。

  是否应该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是一个争议中的问题,而是“铁板钉钉”、有定论的事情了,因为这一做法并无循证医学依据。“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直未被写入美国、欧洲、亚太和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或相关“共识”中的原因。

  我国是乙肝大国,发病率很高,乙肝患者一样可以结婚生育。但是在结婚之前应告诉男友,以让他在婚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虽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通过性交等亲密接触传播,所以结婚前,健康一方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待自身产生抗体后,方可结婚。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所以在怀孕生育时应尽量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的数量,降低她们的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通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并给新生儿注射疫苗等,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①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对子女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所以一般给新生儿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即可。

  ②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单纯疫苗注射常常不能奏效,所以应采取双重阻断,即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这个6小时内很重要,然后采用0、1、6方案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即在刚出生24小时给新生儿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注射第二针,到6个月注射第三针。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阻断率。

  ③降低母亲的病毒血症,在HBsAg阳性的女性怀孕前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含量,或在怀孕后期、分娩前2~4周,给予适当的抗病毒药,以降低病毒含量,可降低分娩时对新生儿的感染率,从而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母婴阻断措施并不能阻断所有的母婴传播,因为还存在宫内感染和个体差异。

  对于HBsAg阳性的母亲不提倡母乳喂养,因为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颗粒,对婴儿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差,受到病毒感染时,常常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毒,而导致感染的慢性化。

(责任编辑:张炯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乙肝
擅长乙肝专家更多
  • 张林林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内科疾病(如急、慢性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急慢性胃炎;泌感、泌尿系结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的治疗,尤其对各种肝胆疾病(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的中西医治疗

  • 余敏敏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手术及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的微创手术治疗及阴式手术,各类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各种妇科良恶性疾病的微创手术,近年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为爱美女性带来福音。同时擅长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及妊娠合并肝病的诊治。妇科疾病合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 侯宪聚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慢性乙肝、肝硬化、肝腹水、乙肝,自勉肝,肝癌、等肝脏问题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