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肝脏是转氨酶“大本营”

2009-04-03 07:3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转氨酶是一组参与细胞内蛋白质代谢的氨基转移酶,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细胞中,但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酶蛋白含量约占肝总蛋白含量的2/3。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临床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br>

  大老刘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一米七出头的个头,160余斤的体重,他自我介绍的开幕词是:我裤长二尺九,腰围三尺三,坐下来是“O”,站起来是“K”,人称“OK”……可这两天,大老刘苦着个脸,像是有点烦心事。

  原来,单位体检大老刘项项结果都还可以,只是B超说他有脂肪肝,肝功能报告转氨酶为68个单位。回家妻子说他是不是得了病毒性肝炎,要不先吃点补品和维生素增加点“营养”,或者干脆吃点保肝降酶药,总没有什么坏处。你说闹心不闹心!

  肝脏是转氨酶“大本营”

  听了大老刘的叙述,我耐心地告诉他,转氨酶是一组参与细胞内蛋白质代谢的氨基转移酶,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细胞中,但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酶蛋白含约占肝总蛋白含量的2/3。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临床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ALT,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俗称“谷丙”,GPT),现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命名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此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因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故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加一倍,因此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AST,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俗称“谷草”,GOT),现经WHO统一命名为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此酶在心肌中含量最高,肝脏为第二位,在肝损害时,其漏出量也较ALT为低。

  一般在肝脏有实质性损伤时,有些酶从受损的肝细胞中大量逸出,有些酶因肝功能不良而滞留在血液中,因而这类酶在血清中的活性便升高。另有一些酶在肝细胞病变时生成减少,因此,血清酶的活性变化能反应肝脏的病理状态。

  转氨酶增高原因有别

  我还告诉大老刘,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有非肝源性和肝源性两种:

  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

  心肌损害:病毒性心肌炎;

  肌肉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肺梗塞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肾小球肾炎、胰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特征:以AST升高为主,AST/ALT>1,ALT多为正常,除非合并肝脏病变。

  肝源性转氨酶升高:

  感染:肝脏特异性感染(主要为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非特异性的全身或局部感染累及肝脏。

  中毒:药物、酒精、工业及生物毒物。

  代谢性肝病:肝脏内脂肪、铜、铁等异常沉积。

  瘀血、缺氧: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休克低血压、大手术后。

  免疫异常:风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炎性肠道疾病。

  胆胰疾病累及肝脏: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胆汁瘀积性肝病。

  其他:肝硬化、肝癌、浸润性肝病、肝脓肿、多囊肝等。

  特征:ALT、AST均升高,一般AST

  此外,现代医学证实健康成年男性转氨酶活性可能略高于女性,绝大部分成人健康查体血清转氨酶(ALT)增高与肥胖和饮酒有关。有科学家按体重指数(BMI)将1028名健康成人分为4组,即BMI<20,<25,<30,>30,各组ALT平均值分别为19、28、41、54。即越是肥胖的人ALT水平越高。

  所以,我给大老刘的建议是,进一步做一些检查,如果没有其他的病因,肥胖和脂肪肝就是造成你转氨酶增高的原因。无需休息和家庭“隔离”,也不必加强营养和服用降酶药物,只要肯下功夫减肥,体重平均下降大于10%,肝功能就有可能基本恢复正常。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病毒性肝炎
推荐专家更多
  • 徐玉玲副主任医师郑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1991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分配至我院工作至今,曾于郑州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习,获双学位,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尤其是对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有良好疗效.

  • 付小义副主任医师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付小义,男,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1990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96-1997年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著名肝病专家田德英教授门下学习。2000-2004年师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张迟志教授门下学习。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有15年的肝病及各类传染病的临床诊治经验。特别对乙肝、丙肝和疑难传染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等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勤于总结临床经验1999年主持完成湖北省科研课题1项《人工肝支持加中药治疗肝衰竭》证书编号:Ek990442,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许继涛主任医师鹰潭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性疾病以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