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朱菊人教授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厅计划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组织学表现、发现机制及治疗方案,日前取得成果。
研究表明,各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皆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在光镜下表现为肝窦腔狭窄、肝窦内红细胞聚集及微血栓形成;在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缩小,基底膜形成,狄氏腔内胶原纤维沉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肝功能正常,同样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窦内皮细胞内WP小体的出现可能是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的重要环节。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脏微循环程度呈正相关,可以反映肝脏微循环状况。
研究人员选用小剂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改善肝脏微循环的治疗,治疗结果表明:小剂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改善肝功能,肝脏组织学显示肝窦腔淤血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轻,肝细胞及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也显著减轻。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重型肝炎、各类黄疸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热、中毒性菌痢、流脑、乙型脑炎、重型麻疹、钩体病、阿米巴肝脓肿、血吸虫病,脑囊虫病、伤寒、霍乱、脑型疟疾、感染性休克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疾病。
擅长领域:1991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分配至我院工作至今,曾于郑州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习,获双学位,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尤其是对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有良好疗效.
擅长领域: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以及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科疾病,肝郁证、脾虚证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