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早产儿各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其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疫苗应答率较低。此外,疫苗中的汞对早产儿的神经可能有毒性作用。
但是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若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感染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发生率越高。我国和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也证实,现有的疫苗安全性好,早产儿对疫苗的应答与足月儿相似,应尽早接种,最好在出生后即刻接种。
如果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存在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出生后可暂时不接种乙肝疫苗,但一定要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等到新生儿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
对于在医院期间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由医院开出证明,家长携证明带婴儿到家庭住址所在地附近的医院保健科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和预防接种点的衔接工作,确保这部分婴儿可以尽早接种到乙肝疫苗。
问: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HBIG是否必须使用?
答: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传染给新生儿,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已经成为共识。
因为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有: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产时感染是指围分娩期新生儿在分娩时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的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致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可中和从母体侵入的乙肝病毒,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但是,乙肝疫苗和HBIG一起注射可相互减弱免疫的效果。因此应该分别在不同部位(对侧)进行注射,也可先注射HBIG,后接种乙肝疫苗,两者间隔2~6 h以上即可,1个月后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时可以不再接种HBIG。第1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延迟到出生1个月后也是可以的,但因为容易漏种而不推荐使用该方法。
目前略有争议的是疫苗剂量的选择和HBIG如何使用的问题。对于HBIG的使用建议为只有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才需要考虑接种HBIG。HBIG作为一种人的血液制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果不是获益大过风险,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相关阅读推荐: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柯宗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是体内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几率为95%,学龄前儿童为96.6%。也就是说,有5%左右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出现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起不到预防乙肝的作用。那么,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呢?
擅长领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重型肝炎、各类黄疸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热、中毒性菌痢、流脑、乙型脑炎、重型麻疹、钩体病、阿米巴肝脓肿、血吸虫病,脑囊虫病、伤寒、霍乱、脑型疟疾、感染性休克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疾病。
擅长领域:各型病毒性肝炎、多种病毒重叠感染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囊炎及胆石症、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疑难重症的诊治。尤其擅长中医中药调治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控制肝纤维化、防治肝硬化及腹水、原发性肝癌及癌前病变等。
擅长领域:1991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分配至我院工作至今,曾于郑州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习,获双学位,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尤其是对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