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山东有多少人得过乙肝病毒

2023-08-27 06:49:1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乙肝病毒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主要表现为肝脏受损,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转归,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通常有9-30%的患者可以转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慢性化可以导致肝脏出现纤维化改变,甚至出现肝硬化、肝癌,一般在感染后的2-6个月内发病。

乙肝病毒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主要表现为肝脏受损,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转归,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通常有9-30%的患者可以转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慢性化可以导致肝脏出现纤维化改变,甚至出现肝硬化、肝癌,一般在感染后的2-6个月内发病。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常见于母婴传播,如果母亲乙型肝炎病毒为阳性,在婴儿出生后会给其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后会产生抗体,能有效预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母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母亲体内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婴儿,或者在分娩时,由于婴儿的皮肤、黏膜、微小创面发生破损,病毒会通过这些创面进入婴儿体内,从而造成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3、性接触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男性与女性有性接触,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由男性传播给女性;

4、医源性传播:如医务人员在给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或者预防时,防护不到位,或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共用注射针头、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可能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头或者共用牙刷等,以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建议适量饮酒,避免熬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