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体征物传播。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该病毒可通过受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细胞造成破坏,导致肝功能异常。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病毒对肝脏的直接损害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所引起。
为确诊乙型肝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等指标的检测。此外,还可进行肝功能测试如ALT和AST水平测定。针对乙型肝炎的治疗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并预防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以降低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同时,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乙型肝炎,保护肝脏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